刚开始搞科研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总是在重复造轮子。一些功能和算法,可能 Adobe 很早就落地到 ACR 里了,色彩科学在图像处理里做的很多事情好像多少都能够在那些最流行的软件里找到。

现在又觉得,哪怕是很基础的东西,也远比表面上的复杂,会想弄清楚到底是如何操作的,我自己能不能复现出来。比如 ACR 里简单的一个滑块,控制白平衡里的色温。刚学摄影和后期的时候,觉得这很好理解,包括色温什么的概念。后来对 ISP 有一点了解,发现对相机和图像算法来说根本没有色温这个概念。再后来做相机特征化的时候,白平衡的概念又和 ISP 里的不同了,直接可以从 RAW 变换到三刺激值,色适应变换并不在流程的最前端。

这时候再回到摄影师的视角,如果拿别人在 ACR 里调好的预设,或者自己调这些参数的时候,好像是在一个黑盒子上做一些操作。